最近,因为吴晓波和罗振宇的跨年演讲,让“知识付费”又一次火了起来。前两年,知识付费就是增长知识,尊重知识,提高素养,促进知识产生的代名词,仿佛自己购买过这些知识付费产品,就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贴上“高素质,上进,终生学习”等标签。最近,特别是权健保健品事件出来后,知识付费被很多媒体人比喻为“精神保健品”,甚至有人把年轻人迷信知识付费与老年人买保健品等同起来。那么,知识付费真的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还是像批评者说的,知识付费就是在交智商税。
现代社会的焦虑
我相信知识付费的初衷是好的,就像慕课的出现,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收获颇丰。除了微信,手机里打开最多的可能就是这类APP。但随着知识付费,社群,这类有门槛的东西出现并病毒式地传播时,看准时机的不良商家便注定不可避免,这也让自己很多时候觉得有些知识付费的内容是在“贩卖焦虑”——一种在几何式增长的知识面前深感无知、迫切想要学习却无法自如接受知识的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不可避免的市场营销,这种营销正在营造一个类似“我的结婚钻戒没有别人大”的焦虑,而作为知识付费中的一些干货提供者,也不可能自己去革自己的命,说我这个没有这么夸张。广告和传播的成本是昂贵的,在默认的状况下,也就允许或者说只剩下“半句真话”。而这“半句真话”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初入知识付费这个领域后,还不十分懂得辨析糟粕优劣之时,让自己相信,自己无论是国际局势还是油盐酱醋的小事,都了如指掌,可以在谈笑间庖丁解牛。这类人明显就是在交智商税。就像抖音里有人说,“我做了十几年电商了,还亏着,有人说能帮我日出千单。他能日出千单,他自己怎么不做?”。
当然,这种焦虑也存在于批评或者不接受(线上)知识付费的那些人。互联网的威力可谓人尽皆知,从十几岁的小孩到六七十的老头,都能举出些例子:有了支付宝,银行转账都不用钱了;淘宝把实体店逼得够呛。说白了,就是传统的知识精英在看不懂或者不十分明白在发生着什么的时候做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在前几年高起“大学无用论”的时候也出现过。
我以为,批评者把知识付费类比成精神保健品,是不恰当的。但现在,鱼龙混杂的知识付费的确有一种安慰剂的作用。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质诱惑越来越大的当下,越来越多人渴望速成,希望三分钟的视频解决公司或者个人未来三年发展的问题。甚至以此为信仰。如果这样,那么说你在吃“精神保健品”,一点也不为过。
信息≠知识
现在是一个信息大轰炸的时代,不论是谣言也好,新闻也罢,都是数以亿计地产生。今日头条是通过算法,聚合并推荐信息。类比下,现在很多知识付费内容也是徒有虚名。通俗点讲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披着知识付费的外衣,实质上就是一个没有实践或者是时间论证的创新观点,加一大堆看似契合的案例,最后再来点犀利新颖的分析。跟着讲述人的逻辑走,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当然,很多数据,案例,也全凭讲述人空口白牙。就如同我们经常看到的“哈佛名言”们:“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哪怕是官方发了声明,那也不妨碍这些“名言”的流传。这些“名言”被冠以大的名头,各种案例,即使被拆穿后,大多数人也会认为,即使不是因为这些名头,这些案例,至少也让人精神抖擞。
所以我认为,信息和知识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系统性。抖音里看了感觉挺有用的,就是信息,头条刷到的也属于信息,顶多算是“小知识”。而知识必须是系统性的,经过个人思考,消化,联系,输出过的信息。所以现在用短视频打着知识付费旗号的,绝大部分不过是伪知识,给我们灌输了大量我们未知的信息,让我们产生焦虑,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这些算不上知识付费,不过知识在“贩卖焦虑”。那我们应该怎样把信息变成知识呢?
如何把信息变成知识
我以为,只有把信息转换为知识,才能长久地为己所用。在考虑如何把信息变成知识之前,一定要把信息进行分类。作为人,我们学习,记忆以及生存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信息面前一定要学会取舍。就像抖音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依然有人没有接触过。有计划,有规律地去接受新信息。比如职业需求的,婚姻,育儿需求的。养孩子百度,或者问宝妈的,那叫信息,养出自己心得了,就变成知识了。但我觉得,信息变成知识到这一步还不够,最好是有输出的,比如说开个微博,开个公众号,把自己的心得,和孩子的日常发发抖音。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人交流,联系。到此我觉得是育儿知识具备。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反思,学习和总结,最后再输出的时候,我觉得就是一种知识付费了。
从这一点看,我以为,知识付费不是只有教授大家才能做的。任何人在这个时代,都可以做。古人言,三人行必有吾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的独到观点,只要把这些东西聚合起来,加以包装,就可以为人所用。就像武功,不仅要练招式,更重要的是修炼内功。任何付费的知识,不加以自己的思考,不联系自己的现实,不进行再输出,饭来张口,盲目迷信崇拜意见领袖,浅尝辄止,也会沦为付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