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


躺着又看了一遍《十年二十人之徐小平》,有一句话很是振奋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乐观主义,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做一番事业,如果这样,这种乐观主义就会燃遍中国大地。
虽然说的人带着些理想的状态,但现实的确越来越接近,至少是不断在往这个方向走——不论是大环境的政策引导,还是个体的实现基础广泛承受能力。
我想未来也应该是这样。
每个人都是一个公司的存在——不论是否注册。每个人接受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不同,整体的学习力也会越来越增强,随之而来的,每个人会越来越独立。也就是自由职业者,或者说像马云畅想的“在家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多。
但这种独立是相对的,不是与世隔绝的那种。相反,整个社会会因这种独立而变得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多的公司会无法或者选择不独立——很多原本在公司内部可以解决的,或者说在某个生态闭环系统下能解决的,变成了需要不同公司、个人合作完成。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外包,从基础的软件外包,外聘会计,再到各种云服务。这些完全表达了分块合作的关系。但离每个人都是一个公司,或者说变打工、雇佣关系为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还是有一定距离。
现在很多人都不是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而是为了谋生。那如果转变为为自己工作,整体的效率会大幅提高,这也是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可能还是和同一家公司产生关系,但已不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就像梁建章重返携程后做的一件事情——把公司的各个模块分立出来,形成一个公司群体。整个公司权力分散了,但每个个体权力集中了,战斗力可谓加强百倍,简直可以用生猛来形容。有了这个雏形,阿里巴巴做了更深层次的改进——阿里校友会。马云希望未来中国500强会有200个CEO来自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和越来越多的离职阿里人创办公司进行合作。最直观的,距离阿里巴巴总部450米的海创园就可以看出。
所以未来,为自己工作,依靠自己生存会成为现实。讲句玩笑话,2018年是最难就业季,2019年是最难就业季,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难就业季。

前两天也看到很多文章写自由职业者的东西。的确,现在实现自由职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需要勇气的——由于不稳定性,自由职业者的收入要达到在职工作的2~3倍才能拥有同等的安全感。
如果细想,在公司,特别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呆着,会更可怕,更没有安全感。随着公司的成熟和壮大,会越来越希望员工更加精细的分工,什么事情都可以按照模式,按照说明书来。每个人负责一个小细节就行。但如果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和我们父母那一辈,在流水线上工作又有什么区别?这样才是正在把自己毁掉。
很多人都会反感微商,但又有多少人,现在完全不接触微商。被安利、种草,是一种;朋友圈转发,评论,宣传,也是一种。并且是最有效的一种。可以说几乎每个人在无形中,都是微商。这就是非常非常原始的一种为自己打工,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通过公司和公司的合作将来运转的模式。
既然说到原始,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这家公司运营好,产生效益,并实现独立呢?
我想,第一步首先是积累。很多专家在提倡减少学制,不管是大学,还是义务教育阶段。但这背后有个很大的前提,或者说总的目标——加速积累。为什么北京的中学生可以春游到浙江,可以选课到德国,可以直接发射卫星,在太空做实验。因为过家家式的游玩,上课,实验,积累太慢了。整个社会开始以低成本,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人去试错,去积累。而这种低成本越来越不需要学校去填补。
其次,积累什么?笼统的说,经验和学习力。我们要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度,提高发现和学习的意识,培养好心态。慢慢适应独立工作的状态。一定看清楚这个独立,独立地思考,但却是更强度的合作,在现有的环境下,努力去尝试打破独立的一件事情,把他由点,变成线段,最好是面,不断延申。
这也就是第二步需要做的总结和归纳。把事情变成模板,框架,把自己变成框架的构造者,说明书的撰写者。如果这种练习多了,再可以上升到理论层面,让别人帮你去实践。所以我相信,做到了这一步,自己变成公司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以上呢多少有些想象引导行动,比较虚。但这两天输入的东西的确比较少,实际怎么做希望大家能在评论里发表自己意见,适当时候我会参考大家的观点,接着这个写。

相关文章

Putown

Putown

so.putown.org 一站式搜索服务及工具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