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
一河两色 清浊分明 流入罗纳河的阿尔沃河,瑞士日内瓦 (© Capchure/Getty Images)
图片中位于右边的是阿尔沃河,它缓缓的流入罗纳河。这两条河流交汇于瑞士日内瓦市中心的西面。阿尔沃河河水的颜色非常浑浊,因为它从阿尔卑斯山流出时会混着淤泥。而罗纳河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河水非常清澈,两条河在这里相遇,形成了你所看到的这种奇观。
一言
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这不是终点,甚至不是走向终点的开始,但这可能是对起点的超越。
一书
啊!这样就能辞职了
作者:[日] 安倍夜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出版时间:2018 年 2 月
成为漫画家前,我是一家广告公司没人注意的导演。那时并不顺利,真说辞职,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开店之类的干不来,英语不会,也没考过驾照……乐趣就是画漫画。我只要一有空就画个不停,画着画着心想,也许可以辞职做一名职业漫画家吧。在公司工作的第十五年,我画了一百张四格漫画拿去投稿,心想得奖后就可以辞职了,不料根本没能入选。后来我又画了一百张三格漫画,想着这部能卖出去就可以辞职了,结果也未能如愿。灰心丧气的几年中,我依旧没有丢开画笔。一部三十二页的漫画反反复复画了三年。直到有一天,我在小酒馆接到电话:“安倍先生,恭喜您获得了新人漫画大奖!”……啊,这样就能辞职了!
一诗
睡眠永不入睡
作者:池莉
事实上
梦才是真的
梦是睡眠
永不入睡的眼睛
照看我千疮百孔的
血液和理想
我惊醒于童年
也会
惊醒于暮年
来来往往
在明确的痛楚之中
苦苦相思
能够用嘴巴说出
每一个字的生活
疑点甚多
惟有亲手触摸
他
椅子的背
一丛草
皮肤
或者熟稔的气息
选自《2007年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一新闻
无人机初创公司 Zipline 最新发布了新产品 Zip 2,最高速为每小时 128 公里,是全球最快的商业运输无人机。
它是为运输急救的药物设计的,它每次能飞行 160 公里,携带大约 1.75 公斤的物品。在过去的 18 个月里,它在卢旺达、坦桑尼亚等地区为病患运输献血,飞行了超过 4 千次,运输了 7 千袋血浆,总飞行里程达到了 30 万公里。
今天是第69个世界卫生日,主题为“全民健康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我国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倡导全民参与,促进全民健康覆盖。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前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案进行一审宣判,判处朴槿惠24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80亿韩元。
公安部拟规定:窃取个人信息即使不构成犯罪也处罚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窃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个人信息,即使尚不构成犯罪,没有违法所得,也将被处以最高一百万元的罚金。由公安部起草的《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4日起向社会征求意见:在重大网络安全保卫任务期间,公安机关可对互联网安全情况实行专项检查。
2018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据介绍,“拔尖计划”2.0版将实现文理学科全覆盖,不仅要培养科学家,还要培养思想家。
一历史
1804年4月7日,贝多芬创作的《第三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公演。
1989年4月7日,苏联核潜艇在公海上沉没。
1990年4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
1994年4月7日,卢旺达内战、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2002年4月7日,中国“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
一设计
“时尚和色彩的差异在此变得微不足道,人类的痕迹是如此可笑地相似,没有谁能幸免于终会消亡的命运以及茫茫的未知性”,策展人如是说
展览时间:2018 年 4 月 25 日~7 月 8 日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 楼、2 楼及烟囱展厅
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策展人:让-于贝尔·马尔丹(Ross Urwin)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出生于 1944 年的法国巴黎,是欧洲二战后的重要艺术家。
你可能听说过他的这样一件作品:成吨的废旧衣物堆积成山,悬挂于“山峰”之上的是一个巨大的起重机钩爪,无人操作,却不断重复着抓起衣物又再抛下的动作。
这件作品最初创作于 2010 年的巴黎大皇宫,从 2007 年起,法国文化部每年会邀请一位艺术家在这个 35 米高的玻璃穹顶内进行创作,每一年的主题都关于“纪念”(Monumenta)。波尔坦斯基将它命名为《无人》,法语 Personnes 有着“人们”和“无人”的双重含义。策展人让·于贝尔·马尔丹称:“命运起重机倾倒的那些无人认领的衣服,实际上属于每一个人,时尚和色彩的差异在此变得微不足道。人类的痕迹是如此可笑地相似,没有谁能幸免于终会消亡的命运以及茫茫的未知。”
波尔坦斯基的毕生作品都与他的童年记忆、大屠杀、命运、死亡等议题相关,常用的“材料”大多取自日常,“成百上千的瑞士人民和波兰婴孩(照片)、成吨的衣物,我始终认为,不论是一张人物相片、一件穿过的衣服,还是一次心跳、一具尸体,都代表着一种缺席。”
《无人》,2010 年巴黎大皇宫 Monumenta 展览现场
《无人》(局部),2010 年巴黎大皇宫 Monumenta 展览现场
波尔坦斯基还在日本濑户内海的丰岛上建立了一个心跳档案馆,最初,他用声音记录着这座老龄化严重的岛屿上曾经存在的生命。多年之后,不同地域、肤色、文化的人都以此地为目的地,目前这里已经采集了逾 12 万人的心跳声。
4 月 25 日,波尔坦斯基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自己的中国首展,《无人》等代表作将在这个巨大的空间内再次重现,借助装置、影像、声音、影子剧场,波尔坦斯基希望引发观者的共鸣。他还会在 165 米高的烟囱展厅内进行一次新的心跳“采集”。
波尔坦斯基(摄 / Didier Plowy)
《圣地(魁北克)》(局部),加拿大,2017 年
《影》,帕尔马·马略卡展览现场,2015 年
(文中图片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一问题
多少钱能买你一小时时间?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