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同事在看杨绛传,想起以前读过的杨绛的文章。对于她的好奇只源于“先生”二字。初中时代,总觉得这个人是男的,直到看见这张照片。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只有如此德高望重的人儿才能被称为先生罢。
对我而言,最吸引我的是她亲和的文字。就像有人评论她“写的文字像冰心,内容像鲁迅”。
“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我是一个太多想的人,无边无际的那种。对于这句话的解读,也在生活中遇到不少,褒贬不一。我以为,这没有对与错,只是程度不同,角度不同。
读多少书才是多呢?或许我可以以本计,以字计。想多少才是太多呢?没法拿量词去衡量,每个人自己的标准还不一样。我以为,一个人能想的,取决于所见识过的。就像有句关于人性的话:你没经历过,永远不知人性的险恶。我所不知的领域,任我怎么天马行空,都想不了。我以为,“想”解决不了问题不是自己想太多,而是思考不深。
我们潜意识里总会把困难和能做列出来,单纯的去比较数量,然后决定做不做。对于他人,我也总是在对方抛出方案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找问题,反过来再去质问提出者。
我一直在思考这种方式的作用,直到今天揣摩了杨绛先生的这句话。问题不在于找问题,而在于只是找问题。单纯的找问题,反问,一方面让对方生疑,本就带着一种不确定的希望,这样一下,彻底沦为不确定。另一方面,让自己成为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局外人,这不是在讨论或者说商议一件事情了。
我以为,不论是找亮点还是找问题,都可以,重点是如何深度地去融入,找到问题,接下去是分析这个问题在整体中的影响,是否要先去解决,而后去思考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再一起摆出来,去讨论对比。
在生活中,容不得我们先去读会儿书,再来思考,然后解决自身或他人的问题。容我们的是在做的过程中多思考,多积累见识。所以,我以为杨绛先生这句话里的“书读的太少”,不仅仅是前人总结下来的文字,更是自己总结下来的脑子里的东西和这些东西所积淀的思维方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思考,实践,反思,在这个环里,没必要太多计较哪个先,哪个后,连一起,转一圈,谁还在乎,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没必要人人都去研究,重要吗?要看重的是深度,学习的深度,思考的深度,实践的深度和反思的深度。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是写给一高中生关于浮躁的问题的反馈。浮,就是因为不深入。
我们现在想吃蛋,没必要去考虑哪里的蛋多,而是考虑这个蛋的营养,卫生。想吃鸡,也不用多考虑是大的好还是小的鲜,主要追源它吃什么,是不是放养。
读书是最容易让我们静下来去深入的一种途径,先生这样也就不单单提出来问题,更是给出了一种最容易上手的治浮躁解决方案。这也是先生吸引我,让我觉着亲和的原因——她让人觉得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局外人。